路径导向,学法支撑 ——园区王兆正名师工作坊第二十九次研修(学科共建)暨金鸡湖教育集团小数研学会专题活动
2024年11月7日下午,园区王兆正名师工作坊第二十九次研修(学科共建)暨金鸡湖教育集团小数研学会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淞涛校区开展。园区王兆正名师工作坊全体成员、金鸡湖教育集团各校教师代表及文萃小学、星澜学校、莲花学校、车坊实验小学数学教师,线上、线下齐聚,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车坊实验小学陈纯老师与跨塘实验小学顾小玮老师分别呈现了两节基于学法路径与学法构建的研究课例。
陈纯老师的《认识厘米》,以“三只小蜗牛跑步,谁跑得快”驱动任务,通过比、做、找、想的活动路径,引出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建构准确清晰的1厘米长度表象,并形成了度量研究的四要素即度量对象、度量单位、度量工具、度量方法的学法经验。
顾小玮老师的《认识线段》,在“拉一拉”和 “画一画”中,从生活原型抽象出线段表象,在“找一找”和“数一数”中,从外在形式深入到线段端点的内在本质,尤其是“创造线段”环节,通过模拟“圆片滚”“苹果落”“蚂蚁爬”等运动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线段的产生,体现了数学化的学习路径。
课例展示后,两位老师围绕数学学习路径设计与反思做了交流分享。
陈老师从理解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起点、分析学习路径、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顾老师以“聚焦本质 深度建构”为主题,从“直观到抽象” “有形到无形” “静态到动态” “有限到无限”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流程。
接着工作坊的成员从课堂精彩环节,到研究的再度深入,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做了精彩点评。
随后,来自东沙湖小学的王杰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撰写省“教海探航”征文并获奖的过程中的心得。王老师以其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为基础,详细阐述了从选题构思到资料搜集,再到论文框架搭建、内容撰写以及最终修订完善的全过程。
活动最后,工作坊主持人、江苏省特级教师、文萃小学校长王兆正开展师德培训,以于漪老师为榜样,领悟“四有好教师”精神内涵,并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第九章“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
一审一校:马范瑾 二审二校:周晓强 三审三校:王兆正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