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主题教研>详细内容

主题教研

点亮文心 照美童年——记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骨干教师体验课堂教研活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3-28 11:32:44 浏览次数: 【字体:

体验,是学生主动学习之魂,是文萃教学研讨之根。2019327日,文萃小学语文教研组邀请了著名特级教师刘寿华老师,与老师们共赴体验之宴。  

品读墨梅悟诗情  

高年级朱琳老师的《墨梅》的课堂展示,循着读诗”——“解诗”——“品诗”——“延读”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针对不同学段,古诗内容,领悟教材编排意图;通过指导平仄长短,读出诗的韵味。在同一主题下,师生挖掘出不同素材中思想内容和语言训练的共通点进行有机整合,抓重点字词理解诗意,了解时代背景感悟诗情的学法贯穿始终。从镜头下的梅花,到一首首诗词中的梅花,再到补充阅读中的写梅佳句,学生对梅花的认识在一步步加深,梅花所代表的意象也一步步在学生头脑中丰富起来。学生也在感悟中总结出了诗词中“托物明志”表达方法的巧妙。  

体验童话触文趣  

语文教研组长张婕老师和低年级的学生,体验“我是一只小虫子”的幸福与美妙。

   

张老师在课文教学中,以读为主,注重引导学生看图、朗读,培养语感。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围绕“当一只小虫子真的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吗?”,进行主题教学,思路清晰,框架明确。她还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词语的想象和体验,简简单单一堂课,张老师亲切和蔼,循循善诱,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语文,体验情感。

   

课后,特级教师刘寿华老师对两位老师的体验课进行了点评。两堂课朴实、亲切,给听课的老师们带来了深深地思索与回味。教师是引导者,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是促成者,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教师是参与者,与孩子一同享受学习的快乐。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