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主题教研>详细内容

主题教研

聚焦核心素养 创新体验课堂 ——苏州市教育学会新型教与学模式研讨活动在我校举办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27 21:30:19 浏览次数: 【字体:

聚焦核心素养  创新体验课堂

                                           ——苏州市教育学会新型教与学模式研讨活动在我校举办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进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探究“双减”“双新”背景下省市中小学课程基地项目和基础教育前瞻性教改项目研究的新理念、新路径和新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积极探索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建构。苏州市教育学会主办的“素养立意,提质增效”新型教与学模式研讨活动于10月26日在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顺利举行。

b3da62d857c54261bc55e6f6e9ec9cc3.JPG

a3756ea39ce84c96be8c8c120f2eef52.JPG

本次活动由苏州市教育学会主办,由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学会、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承办。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客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国际StarT中国区主任、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孙晓奎,苏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宋杏元,副秘书长丁林兴,苏州市教育学会陶行知研究会办公室主任杨权栋、副主任徐惠苏和邹丽萍,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夏静怡等领导和专家莅临现场指导。

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开展,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各学段代表以及苏州市教育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教师(小学教师)参加了现场活动,我校友好结对学校、对口帮扶学校和区域共同体学校教师线上观摩了活动直播。

                              第一篇章:三航体验课

本次活动共开设8节示范课,10位骨干教师立足学科教学,聚力学科实践,创设真实教学情境,落实学科素养,为参与活动的教师和文萃娃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

第一篇章:  13:00—14:35 三航体验课

时间

学科

执教老师

班级

内容

地点

点评专家

13:00~13:40

语文

季微微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五1

好的故事

 

集萃厅

 

 魏斯化

(区教研员)

13:50~14:35

语文

胡雪瑞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六1

伯牙鼓琴

13:00~13:40

跨学科

冯璐 宋凯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三7

大自然的声音

教智坊

学会领导

13:50~14:35

数学

童森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三9

认识周长

杭瑛

(区教研员)

13:00~13:40

英语

张经纬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四2

Unit4 I can play basketball

培元中心

万里虹

(区教研员)

13:50~14:35

英语

周晨璐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六4

Unit5 Signs

13:00~13:40

科学

郭晶晶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六3

我的锄草机工程

慧学坊

陆静雯

(区兼职

教研员)

13:50~14:35

跨学科

沈慧菊 李泽钰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五6

寻味“食”光

烹饪教室

夏静怡

(区教发中心

副主任)

语文学科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季微微《好的故事》:季老师围绕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为支点进行深入探究,用问题驱动,以听读、朗读、抄读为学法指导,在读中思、读中悟、读中触摸人物的温度。整堂课,学习氛围浓厚,孩子们在读中层层递进,进行思维的深入碰撞,开展了一场真实的学的过程。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胡雪瑞《伯牙鼓琴》:胡老师的一曲高山流水,奏响了回响千年的“知音”之美。在反复诵读中体会那份真挚的情谊,在深度的思维下感悟语言的魅力,在思维的碰撞中辨析生命的意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数学学科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童森《认识周长》:童森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体验周长的含义,让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课堂中学生对“周长”的认识上也敢于表达和提出自己的见解,用实践去探索真知,促进了他们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英语学科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张经纬《Unit4  I can play basketball》:张经纬老师以sports为主题展开单元Fun time和Song time板块的新授,通过《Splash》这个绘本中的运动项目进行歌曲创编,同时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句型进行强化和巩固。两者主题契合,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绘本不仅谈及了相同的话题并存在一定的阅读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绘本和操练句型的同时能够挖掘其深意,不仅要养成良好的身心健康习惯,还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周晨璐《Unit5 Signs》:周晨璐老师利用绘本情景,将课文Story板块融入其中,让课文的故事场景更加完整。周老师通过希沃白板等信息技术让整个绘本和故事的融合变得非常自然。从看标志图片引导学生做相应的指令动作进行导入,到整体故事的呈现与学习,最后让学生根据不同地点写标志并现场表演。整个班级就是一个大的生活场景,学生的课堂体验度极高。

科学学科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郭晶晶《我的锄草机工程》:郭老师的课通过项目式学习联结着生命、学科和世界,赋予了孩子们探究的目光、具身的体验,让他们自由、热情、更富有创造性的探索世界。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设计、制作、展示、交流和改进,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与国家课程巧妙融合。

                                跨学科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冯璐、宋凯《大自然的声音》:课堂上,冯璐老师以除夕夜的厨房为情境,将厨房搬进课堂,宋凯老师带领学生感知《春节序曲》的节奏和情绪,利用厨房用具鼓励学生进行节奏创编,合作演奏。冯老师又借助音乐课堂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的拟声词,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谱写属于自己的《春节厨房序曲》。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沈慧菊、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李泽钰《寻味“食”光》:课中,科学李泽钰老师聚焦观察与发现,帮助孩子们与烹饪机器人合作,引导孩子们利用多感官观察发现烹饪中的变化与现象。在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构想验证方案。语文沈慧菊老师聚焦创意菜名与生动简介,从设计一张美食推介名片,指导孩子们怎样将自己的菜肴推介出去,两位老师均能借助项目评价清单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方法的抓手。

第二篇章:专家点评

课后,与会人员分学科开展交流研讨活动。苏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宋杏元、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夏静怡、区语文学科教研员魏斯化、区数学学科教研员杭瑛、区英语学科教研员万里虹、区科学学科兼职教研员陆静雯分别点评了10位老师的展示课,对课堂教学进行专业指导。    

 

6db4115a20cd47859548e79a79060779.JPG

0eaa54c9a93040069930b6d4f1d2a840.JPG

280cb6e31fa943c1af269ec3fca6349b.JPG

0f6cb23bd7eb494a8e90a401c7d9172e.JPG

9e6f1dcff689482aab00f9f9fa176873.JPG

 

第三篇章:教改微论坛

6d67aa3a4831403c8f0ff07942d77f53.JPG


文思开合“东兴”展翅,萃聚大志“企鸿”腾飞,“成就每一位文萃人”是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在这一篇章中,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凌红书记作了题为《聚焦核心素养  创新体验课堂》的教学工作报告,凌红书记围绕向内审视,聚力开新局;向外而行,“体验”启新程两个方面,向与会专家和领导们展现了学校“体验课堂”“现场学习力”“体验·发现·建构”等属于文萃课程的创新表达,在党总支书记凌红的带领下,全校教师沿着行动研究的思路,打造“体验课堂”,探究教学模式和儿童学习路径的创新,让师生在课程实施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与学”。

29d61a801962498ea88fc1463181633e.JPG

新的课程体系下,文萃娃们在研究中幸福成长,自2018年以来,文萃娃就对外来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个项目在技术工程和植物生理以及倡议宣传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培养了一批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孩子,精彩纷呈的《“一枝黄花知多少”跨学科项目》汇报展演,直观地向现场的所有嘉宾展示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和特点,是文萃小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研究的又一个硕果。

微论坛的沙龙现场,孙晓奎秘书长和王兆正校长带领文萃小学的3位骨干教师和N位在场种子教师构成的“2+3+N”以及“行知工作坊”的代表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入探索贴合学生适应未来需要的教学方式,更加全面地去研究学生“体验·发现·建构”的学习历程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真正落地

孙晓奎秘书长在沙龙中提出,要以育人为主线,面向全体、面向分层、面向个体,基于儿童的认知发展来构建课程,让更多学生能投入学习、掌握学习、设计学习、反思学习以及享用学习成效,从而更好地赋能教与学的变革,助推跨学科教研,促进师生素养提升。

第四篇章:专家引领

9d27343d70344a9ea8e46ec806dfb9a7.JPG


苏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宋杏元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认为本次活动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亮点纷呈,宋副会长又为学校“体验·发现·建构”的课堂样态指明的前进的方向,关于“体验”,他指出要在真实的情境中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要紧紧的依靠各个学科的教学,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要特别关注到课堂情境的创设和学科的实践活动。关于“发现”,要以问题为导向,激活学生的思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关于“建构”,建构不仅仅是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建构,更重要的思维的形成。

d7b30e55f6114e6c97c64230aa517b31.JPG

0463ace1f21a437788813257368ffabe.JPG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探讨如何推进“教与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明晰育人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创新育人方式,相信我们所教的学生也定能在体验、发现、建构的过程中,学会研究,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评价,学会做人。文萃小学全体师生也将持之以恒地擦亮体验底色,发现生命脉搏,为建构儿童幸福人生而不懈努力!

 

撰 稿:赵苏苏 图片:文萃教师 编辑:胡红苗

 一审一校:赵苏苏  二审二校:刘 洁 三审三校:沈建琴


   

  

 


终审:文萃教导处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