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周国旗下讲话
青青端午粽,灼灼爱国心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是一年粽叶飘香的日子。当艾草、粽香在街头巷尾弥散开来,端午的韵味随之悄然铺展,端午的情思也在传承、飘扬。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一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端午文化甚是绚丽多姿。我们可以自信地说,端午节,建构着意蕴隽永的文化史。端午,是岁月醇香的陈酿,是历史河床上的文化路演。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两千多年前,出生于楚国的他因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排斥,被赶出朝廷。虽被贬迁逐,却仍心系楚国,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写下绝笔《怀沙》后,抱石投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当我们一次次打开历史的卷轴,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端午,是屈原对家国至爱的不。端午欢腾热闹中的沉毅和肃然来自浩荡千载的爱国情怀,折射出国人自古就有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不仅在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更启迪着中国人构造那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端午龙舟是牵挂纪念的情思,是传承的民间习俗。端午赛龙舟,更是中国人百舸争流的激情与豪迈。“舣彩肪,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宋代黄裳端午有感,写下这饱含豪情的佳句。追问历史,我们探寻龙舟竞渡起源:因不舍一代贤臣屈原投江沉没身亡,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龙舟竞渡,是追赶,是拯救,更是乘风破浪的豪迈与追求。领袖曾挥笔写下“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的豪迈诗句,歌颂屈原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惊世之举。“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伟大的领袖已用豪情的篇章给我辈青年指明了奋斗前行的方向。是啊,两千多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向前。
家国情怀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炎黄子孙薪火相传。岁月流转,世殊事异,中华传统文化中深蕴的家国情怀从未改变。屈原心忧家困、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人格标尺,并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中华儿女最磅礴的力量。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会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端午安康,祝老师们事业顺利,祝同学们一举高 “粽”!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一审一校:沈莉莉
二审二校:季微微
三审三校:宋娟娟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